十大傑出農業專家系列專訪 農園生產系顏昌瑞教授
十大傑出農業專家系列專訪 農園生產系顏昌瑞教授-1

十大傑出農業專家系列專訪 農園生產系顏昌瑞教授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創立於1924年,孕育出無數成就傑出及表現卓越之成功校友,教學品質及研究成果廣受各界讚揚並屢獲國際認證,不凡的亮麗表現歸功於幕後推手--強大師資的支持,堅強的教師陣容屢獲國家級獎項肯定,教職員生攜手打造耀眼的南臺灣學府。校友服務中心為記錄專家成就,特別邀請教授進行專訪,為充滿學術能量的屏科記錄最輝煌的一頁。

台灣富有「水果王國」之美名享譽全球,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及農業優良技術讓台灣一年四季都有豐富的水果產出,除了常見的水果外,近年來更有一群新興水果在市場上崛起,成為生力軍。從東南亞等各地引進的新興果樹成為農戶熱烈討論的話題,這些果樹不光帶來高經濟價值,更創造話題,引發民眾興趣,成為市場上新一波的潮流,而提到新興果樹不得不提到台灣的果樹權威──顏昌瑞教授,但凡研究果樹、新興水果領域一定都拜讀過顏老師的文章,像近年世界聞名的龍眼催花術;新興熱帶水果研究:紅龍果、黃金果、紅毛丹、巴西櫻桃等;甚至是建立全台大學種類最多的熱帶果樹園成為邦交國來賓指定必參觀景點等列舉成冊的農業貢獻,不僅寫下台灣農業新紀元,更讓台灣農業技術躍升國際舞台。投身農業超過40年的顏老師曾獲101年度十大傑出農業專家以及台灣園藝學會2017年度終身貢獻獎,獲獎無數的顏老師創造許多農業奇蹟,行事作風卻相當低調,這次校友服務中心特別專訪到顏昌瑞老師,一探老師農業的啟蒙歷程以及精彩的研究生涯。

《桃花源記》陶淵明 開啟園藝研究的篇章
「坦白說學生時代對研究有沒有興趣我不敢說,就像現在很多的學生一樣,年輕嘛,就是升學升學再升學,考上就升學、運氣不好就是就職,兩條路。但是我有一個堅持,我的興趣和第一志願是園藝,我在高中看了很多陶淵明的詩,啟發我的志向與興趣。」顏老師直言,踏上學術的原因沒有別的,因為陶淵明讓顏老師醉心於園藝,聯考時更只填上有關園藝、農藝、畜牧等類別的志願,順利考取園藝系後,學術研究之路也就漸漸成形。

當年顏老師考取大學之時也考上台北師專,原有教師志向的顏老師因為師專備取,於是選擇就讀大學,最後更順利考取研究所,顏老師笑說「很不幸地又考上了,但是進入研究所也就等於一腳踏進學術界了。」有趣的是,繞了一圈還是回到教職,更在農業領域闖出不凡成就,但凡有新品種或是果樹相關問題,顏老師就是首要指標。

「其實園藝的出路很廣,能朝研究方向前進除了升學順利外,絕大部分是因為興趣。」顏老師回憶起初入職場的過程,當年取得碩士學位後經顏老師進入研究機關工作,輾轉經歷三份研究工作歷練後,相當幸運地在新工作環境被編入大組別,負責人退休後便由顏老師接手管理。三年後,政府派顏老師出國進修,取得博士學位後回到台灣繼續研究工作,最後在環境因素的考量下轉往教職,進入屏科大任教。「試驗所的工作很不錯,但是學校單純的環境是最大的動機,另外除了研究還有教學,教學的成就感也是轉往教職的契機之一。」顏老師在屏科服務近28年的時間,持續在農業研究上耕耘與付出,奠定了教學與研究的基礎。

從無到有 打造農園系基礎建設
轉為教職後最大的改變就是從試驗所的13人團隊,回到孤身1人,「從一間辦公室、一張桌子、一個書櫃開始慢慢地增加,到現在有五公頃的熱帶及亞熱帶果樹園、智慧農場等場域。」顏老師進入屏科大後規劃了熱帶及亞熱帶果樹園及實習場,擔任系主任時期設立了有機永續農場,就任農學院院長時期爭取到新農學院大樓。「很多事情都需要運氣和機緣,只能說是運氣非常好,我們剛好抓住機會。」

進入學校第一年,顏老師就有熱帶果樹園的構想,當時因學校的產學合作案,場域被單位租借使用,直到計畫結束後開始著手規劃。熱帶果園從民國82年成立至今已有27年的時間,從五分地開始逐年擴建,每次擴建耗時、耗費又耗工,直至今日達到五公頃的規模。有關新農學院大樓也是當年顏老師獲知有建大樓的機會,在限期一天內提出計畫,並在時限內完成計畫書終獲經費補助,而新農學院大樓也是全校少見由教育部補助經費的建設。顏老師打趣的說「我們研究計畫一半的錢都投入在農場教學。」事實上學校經費有限,農園系的規模是靠師生共同努力向外爭取資源,一同建設而成。

最負盛名的新興果樹研究
顏老師最著名的學術領域是熱帶新興果樹的研究,「其實熱帶新興果樹是很特殊的研究方向。」過去在試驗機關顏老師負責的研究範圍很廣,水果種類囊括海內外水果,如:芒果、荔枝、番石榴、百香果、澳洲胡桃(夏威夷豆)等果樹,掌管試驗所內幾達一半的農田,雖然業務多、管理範圍大,但是工作上有兩個助理、四個技工和六個臨時工的大團隊協助。

「研究單位都是三強鼎立,有各自的研究範疇,像台灣的芒果、荔枝、龍眼等果樹都已經有負責研究的單位及研究員,從中插入就好像搶別人飯碗。」雖然過去在農試所時期承接過荔枝與龍眼計畫,離開時也已交由後續研究人員接手,所以顏老師著手新的研究目標與方向─新興果樹,不與他人競爭既有研究領域,同時在研究中發現新興果樹的潛力,能成為未來發展的潮流。

市面上的水果大眾普遍熟悉,缺乏新鮮感,新種類水果能夠引發消費者興趣,進而創造農民新商機、增加收入,像是過去的紅龍果、黃金果、牛奶果甚至是巴西櫻桃等水果都成功引發市場話題,於是顏老師開始投入過去台灣未曾出現過的新興水果。除了研究,顏老師更逐步建立校內品種園,「熱帶及亞熱帶果樹園是屏科大很重要的資產,許多農業研究人員和國內外來賓會特別前來參訪。」現在嘉義試驗所及鳳山試驗所內都設有品種園,但是擁有的品種和學校培育的大不相同,屏科的熱帶及亞熱帶果樹園不僅含括國內外熱帶、新興及稀有果樹,也是目前全台大學中數量保存最多熱帶果樹的品種園,吸引國內外農業領域學者前來,目前也有少數學者及農民耕耘新興果樹的領域,不過屏科系統化及多年的研究經歷依然獨具特色,擁有最多新興果樹。

「十幾年前我經常開玩笑說,一辦觀摩會之後果苗價格就會馬上上漲。」顏老師提到,過去經常發生果樹種苗經觀摩會介紹後,價格飆升,雖然帶動了台灣新果樹潮流,卻也造成亂象。「以學術角度來看,不希望果樹被商人操作或是有心人炒作,但是無法限制,只能從客觀角度告訴農民優良果樹和未來前景,農民如果有意願就可以試做。」

顏老師將種苗送至多地試做,並與全台農業改良場合作,透過一步步的努力,加上同事、朋友、學生及試驗所的試做與推廣下,新興水果的研究與發展漸漸成形。現在農戶想要試種新興水果也能夠透過多種管道獲得,極少量種子能由學校提供給農戶,或是直接與學校洽談合作。

新興果樹研究的困難
環境適應是新興果樹從國外引進最直接的課題,台灣和東南亞的氣候不同,顏老師舉例,土芒果由東南亞引進台灣已超過三百年的時間,直到1953年土芒果都是住家庭院內的常見果樹,非大眾所認知的重要果樹;但是1953年台灣從美國佛洛里達州引進愛文芒果,愛文芒果較耐寒,適應台灣春秋季節及偶爾寒流的氣候,不因為溫度低影響開花,因適應良好並蓬勃發展至今。新興果樹首要考量氣候因素,屏東類似熱帶的氣候具優勢,適合東南亞引進的水果,但是在美、日、中國北方的水果適應上則較為困難,所以引種需要確認國家區域、氣候等條件,相似的背景成功率會較高,也是風險控管的首要條件。

「台灣很少接觸榴槤、山竹等兩種作物的種植與研究,因為在台灣需要花兩倍的時間才有辦法開花結果,技術上雖然能夠做到,但是耗時不符合經濟效率。」顏老師特別提到這兩類的高經濟價值水果案例,帶出台灣果農的最大缺點-缺乏耐心。引進台灣超過50年卻遲遲未成功的澳洲胡桃(夏威夷豆)也是其中一例,夏威夷豆盛產至少要7-8年時間,「台灣農民大多追求3年內開花結果的作物,5年都嫌長,所以香蕉、鳳梨、芭樂、芒果生長週期短,能夠快速收成,卻也容易產生產量暴增(跌)進而造成價格劇烈波動。」

考量環境氣候與經濟效益後,最後則是參考風俗民情,換言之則是市場接受度-口味,台灣人不好酸,口味酸澀不列入考慮。顏老師也和我們分享印象最深的故事,早些年曾受邀至海南島與華南農業大學交流分享,華南農大的教授和台灣交流團分享當地的原生果樹-海南土檀,是一種海南人幼童偶而食用的野生果實,外型類似葡萄生長在樹上,顏老師實際嘗試後覺得口味符合台灣人,便帶種子回台灣嘗試種植(過去檢疫規範較鬆散),學生也產生興趣開始研究,查詢相關資料後才發現海南土檀是有毒植物!「但是當地人也會食用啊!細查後發現微量生物鹼對身體不會造成影響,但是口腔內會出現發麻症狀,後來就沒有繼續研究了,到現在學校還有十多棵土壇樹留在果園。」引進後的植物不如預期也是會發生,有些果樹每年僅開花不結果,像是目前種植在植物園的榴槤,經過15年才開花,現在已經20年也還沒結果,探究原因是沒有授粉,也沒有其他榴槤提供花粉源。「不是每個案例都能成功,有時候也會經歷失敗,不能一昧引進,實際上引進後當成垃圾的例子也很多。

新興果樹的推廣及風險
果樹推廣一般會舉辦觀摩會,或是在改良場的新農民培訓活動介紹,現在的新農民培訓一定會到屏科大的參訪,農民可以索取有興趣的種苗試種;另外顏老師也極力鼓勵學生投稿農業雜誌,學生如有專題或其他研究,能夠嘗試投稿,增加學生和學校的知名度,另外還能賺取稿費,農民經雜誌獲得資訊後也會向學校、試驗場等場所洽詢。

台灣水果售價與數量息息相關,新興果樹一旦培養成功,踏入市場就和一般果樹無異,紅龍果就是其中一例,「我在民國78年透過越南台商第一次接觸到紅龍果,民國80-90年代一節種苗價格可高達1,000元,瘋狂的程度難以想像,甚至有人不做醫生改賣苗!」卻也引來後續的假苗事件,農民控告商人販售假苗,實際上嫁接苗的風險高,部分農民管理不當造成嫁接苗接穗品種枯萎也是一個因素。

「其實紅龍果經歷過2、3次的崩盤才正式打入台灣市場。」早期民眾鮮少食用紅龍果,商人將紅龍果從越南銷往台灣的路上為避免腐壞以及維持樣貌,會要求農民提早採收,但是過早採收不僅食用無甜味更充斥草芯味。顏老師發現箇中原因後,將採收時間從28天延至32天,紅龍果風味盡現,卻無法避免外觀上的呈現,但是口味漸為大眾接受加上宣傳後銷量漸增,直至種植面積超過一千公頃。一千公頃是市場需求的標竿,同時也是瓶頸,產量持續增加,通路卻沒有增加的情況下,紅龍果隨即在後來的2-3年間崩盤,種植面積又回歸到700-800公頃。仍有部分農民堅持熬過數年時間後,消費者需求漸增,種植面積提升至1500-2000公頃。

有了紅龍果的前車之鑑,顏老師提到下一個可能是黃金果,黃金果目前處在爬升階段,經估計目前台灣種植面積不超過200公頃,未來估計能夠達到3,000公頃的種植面積,曲線最初先經歷爬升階段,後趨於平緩,最後達到平衡。顏老師經常向種苗商建議「不要把新興果樹當成炒作標的,炒作只能有短期的效益,穩定經營才能持續賺錢。」

對學生的要求訓練 興趣與熱情是最大的動力

顏老師特別注重學生在專作和實作的經驗,農園系最基礎的就是農場實作,實際接觸後才會了解,累績經驗才會有成果。除了實作,顏老師也注重學生的特質「刻苦耐勞,簡單說就是耐操,願意在大太陽下下田工作的人少之又少,尤其是現在的學生。」如何提升學生實作的意願,顏老師會以現階段學生的群體效應,提升學生興趣及參與度,藉由實地操作訓練,增強學生學習意願和提升實作經驗。

顏老師的教學方式是逐個了解學生性向和發展興趣進而指導方向,讓學生發展興趣結合研究發光發熱。顏老師提到幾個學生案例,像是其中一對由他指導的姊弟學生,姊姊個性認真,為了紅龍果研究可以在半夜守著果園觀察開花過程,撰寫的文章投稿在台灣園藝雜誌,成為現在紅龍果研究中經常引用的重要文獻;弟弟則對烹飪有興趣,老師建議他使用紅龍果入菜,同樣也投稿紅龍果利用的文章在農業世界雜誌,引發風潮;專門研究太平洋溫桲的碩士生將其料理文章投稿,成為該植物入菜的經典引據;還有一位來自內門的學生,因為對荔枝有興趣,原設定荔枝為研究目標,經顏老師建議,目前台灣荔枝的研究已達到瓶頸,不妨往具未來潛力及開發價值的紅龍果發展,這位學生後來在台灣大學攻讀碩博士,成為大學的助理教授,並發表多篇研究報告,現在是台灣最負盛名的紅龍果專家。

每個學生都有適合發展的方向,將性向與興趣結合所長發展出多元項目,這也是顏老師尊重及鼓勵學生的目的。如同每年校慶農園系固定辦理教學研究成果展,也是學生發揮所學展示心血及商品販售的亮麗舞台。

若想投入新興果樹研究,顏老師建議絕對要有興趣並且親自體驗、品嘗和觀察後,認同這項水果後再進入,另外還要多方體驗、觀看和實作,增加成功的機會,「我都開玩笑說,當初進園藝系是因為看了陶淵明的書,但是第一年我就後悔了。園藝系第一年修化學、微積分,微積分還被當,要暑修,沒面子又不好玩。光是化學就有四門課,普通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生物化學,念完兩門已經脫一層皮了。」所以不能只靠興趣,還要慢慢培養能力。

當年的顏老師雖然後悔,但是在第二年熟悉生活環境後繼續努力,終於將課程內化成知識,讓興趣化為動力,後來更踏進學術圈。「雖然興趣很重要,實際上需要經驗和實作的努力。」現在的研究是給予未來希望,將來會不斷發現新的研究與問題,譬如說新品種育成,對產業及農民有相當大的貢獻,也是研究員的成就與喜悅,學生若沒有興趣無人承接,最終還是會走向停滯。

與學生的教學相長 成就重大發現
數十年的研究生涯中,問起老師印象最深的研究案例,顏老師笑說「其實每份研究都相當難忘,但是其中有一個師生共同發現的重要研究-龍眼催花術。」龍眼開花季節約在每年3-4月,產期在7-10月的夏季,不穩定的開花因素影響產量及價格困擾農民已久,農民甚至會抱怨研究單位無法協助解決問題。過在農業試驗所工作時,顏老師觀察發現寺廟周遭的龍眼樹一直開花,這項發現卻因當時轉教職跑道,無暇繼續,改交由試驗所的研究人員承接研究。當時試驗所溫室甫建造完成,預計使用實驗測試龍眼樹開花,而當年的協辦研究人員因為攻讀博士學位,又將研究擱置了數年時間。

顏老師81年進入屏科大後忙於教學、農場及各項研究,終於有了契機在課堂中重提龍眼,回憶起寺廟龍眼樹開花的故事,恰好任教學生家中是炮竹製造業兼經營神壇,和顏老師分享自家龍眼樹開花經驗,工廠製作的鞭炮會填入火藥和泥土,填裝過程落下的些許火藥散落廣場,再將剩餘火藥堆積在庭院中的龍眼樹下,並觀察到龍眼樹開花不停。聽完學生的敘述,顏老師立刻前往學生家裡採集土壤,帶回學校種植實驗,最初的3個月毫無反應,直到農委會委派顏老師至泰北考察,教導泰北農民荔枝種植技術,經過3個禮拜的時間,回國後龍眼就開花了。

因非平常花期開花,老師立刻聯繫學生請教爆竹配方,爆竹配方因具危險性而不外傳,但為學術研究學生仍提供內容的五個成分,經老師刪除、交叉比對測試發現「氯酸鉀」成分,持續實驗測試證明其有效,目前全世界仍廣泛使用。透過學生特別的家庭背景,教學相長,知識與經驗相互回饋,這是生涯中印象特別深刻的案例,後來研究的成果辦理觀摩會更讓全台轟動,成為世界首例讓龍眼非花期時間開花。

跨域學習 多方合作 智慧農業中心打造未來競爭力
過去習慣單打獨鬥的農園系,面對環境與氣候變遷,產生的問題更具挑戰性、困難度更高,跨領域合作成為相當重要的一環,像是病蟲害問題就需要向植醫系專業請益,土壤和環境問題則向環境工程與科學系協助,跨系合作共同解決日益艱澀的問題。學校成立智慧農業中心更是跨領域的創舉,學生有大型智慧化場域實作,學習跨域新知,以農園系的學生來說,除了學習農業知識,更涉獵至機械、資訊、企業行銷等跨領域課程,智慧農業中心整合各院與各系所的師資,學程規劃將原先課程的一半加入新跨域課程,農學院學生修習工、管理學院的課程,相同地,管院學生也要修習工學院與農學院的課程。學生的跨域學習、系所的跨域合作與教師多元跨域合作申請計畫等趨勢都是為了強化學生未來競爭力、職場接軌能力,同時打造台灣永續農業、智慧化生產場域,成為未來產業發展趨勢,發展六級產業與人才。

跨域學習能夠培養多元能力,應對未來挑戰培養企業所需人才,開拓合作管道也是顏老師相當重視的環節,農園系的校友與系上互動相當頻繁,與學生實習、企業徵才、技術研發等有密切合作,合作同時也是連絡情感、加深聯繫的管道。曾經擔任農園系系友會的總幹事的顏老師不僅是希望透過一己之力維持系友會情感,更有團結校友的理想,藉校友間共同的經歷與情感聯繫,減少信任疑慮,相互扶持提攜最終達到產業合作結盟。所以即使公務繁忙更身兼行政職務,顏老師仍為系所、校友、學生三方投入系友會,並號召歷屆理事長、理監事聚會,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活動喚回系友會向心力,堅持持續推動系友會聯誼。卸任前也親自安排拜託農園系梁佑慎老師維持系友會的經營,期望加強校友領域的耕耘。

顏老師早前幾年就已達退休之齡,但在校長極力挽留下,仍留在學校任教,但在今年8月正式退休,顏老師笑說「我是覺得差不多了,已經68歲了,應該可以開始享福了。現在體力不比從前,過去4小時的課程都不覺得累,現在上4小時已很辛苦!」雖然退休,但是顏老師答應學校,依舊會秉持自己專長,協助學校,未來會以研究員的身分繼續在學校貢獻、研究,不僅是完整農業的學術之路,同時更為培育跨域的科技農業人才繼續努力。

智慧農業中心暨智慧農業生產示範基地揭牌 照片取自國立屏東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