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旺 實事求是,把握機會。
副署長照片4

姚志旺 實事求是,把握機會。

近年來自然保育觀念興起,友善農作成為與大自然互相合作的重要方法之一,希望在生產及收穫糧食的同時,也能達到自然保育的目的。因此在農業部農糧署服務的姚志旺副署長,對於自然保育有重大的貢獻,像是「老鷹紅豆」、「官田菱雉菱」等野生動物保育及生態給付等皆由姚志旺副署長所推動,故在許多保育上的實務經驗非常豐富,這次訪談也有深入的了解農作如何與大自然共存。

 

與森林系的邂逅

姚志旺副署長回憶當年,當初為了考取大學而十分用功,最後志願分發時分發至屏東農專森林系(現為屏東科技大學),但在那時的成績不太理想,於是畢業後選擇就業,在木材加工廠累積了2年的業界實務經驗後再回到屏東農專攻讀碩士班。

 

努力與機運的交互作用

回到屏東農專繼續攻讀碩士班的姚志旺副署長,在學期間也受到教授們的鼓勵去考取高普考,受到同儕上榜的鼓勵與教授們的鼓勵,於是副署長奮發向上努力考取高普考試,在考試的那一年度,有個科目為林產學,剛好考出副署長先前在木材加工廠的實務經驗與知識,故副署長寫的非常得心應手,再加上當年的高普考增額錄取開缺非常多,於是副署長有幸考取林業技術高普考雙榜,並分發至屏東縣政府服務社會大眾。

 

實務經驗的累積與發揮

分發至屏東縣政府服務的副署長,一開始所承辦的業務為屏鵝公路「種樹百里」的業務,曾在碩士班就讀的副署長在屏東農專中曾有與教授討論並合作種樹百里的計畫,故掌握人脈與學識的副署長,在種樹百里的業務中完全發揮所學與專長,故被長官相中賞識並提拔至農業部門機關,為副署長的官職生崖增添一筆精彩。

 

觀察目標,協調改善

在農業部門服務的副署長,在一次野外尋訪中發現臺南官田中的水雉,是重要的生態指標,農民為了維護水質並殺除水中病菌,而常使用石灰來進行維護糧食生產力,但在使用石灰的同時也會危害到水雉這個物種,因此副署長出面與農民協調友善耕作的自然農法,且承諾政府部門也會提供資金並收購,再與全聯福利中心協調販售官田菱雉菱」友善耕作的菱角農產品,一般民眾也可購買此農產品,來為自然保育付出一份心力。

 

用心踏實,鍥而不捨

在數年前有一則新聞引起大眾的批判與譴責,農民為了紅豆的產量與品質能穩定,而選擇在紅豆農作物中添加農藥,使食用後的麻雀毒發身亡,而頂級掠食者的老鷹掠食麻雀,也同時毒發身亡,這則新聞飽受學者與專家的批評。於是副署長為了解決此次事件,親自與農民溝通並提供友善農作的方法,並於農業博覽會推廣,但在舉辦的第一年成效不彰,未達一定效果,於是在與同仁們討論是否續辦時,仍堅持認為必須要繼續推廣,果然皇天不負苦心人,在舉辦第二年時媒體大力推廣,使老鷹紅豆」成為友善耕作的標榜之一,也成功為自然保育貢獻出一份心力。

訪談傑出校友: 姚志旺
畢業科系: 森林系82
目前服務單位及職稱: 農業部農糧署 副署長
採訪者: 森林系 何昆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