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成 多方面學習,讓自己的路更寬廣
張金成01

張金成 多方面學習,讓自己的路更寬廣

目前任職於福建省政府第一組組長,張金成校友,於民國64年屏東農專農藝科畢業,當時學校畢業後隨即回到金門故鄉任高中教師一職,在學校與公部門之間轉換跑道,邇後經歷了金門縣政府建設局技正與股長、民政局局長、社會局局長、參議…;在金門農業試驗所擔任技正、課長與所長;也曾任職金門林務所所長;福建省政府組長等等多類型不同職務之歷練。在各不同的任職當中,都同樣能夠將角色扮演得很出色。

從過去從事專業領域直到非專業的行政軌道,在專業技術領域到行政範疇的經歷,都需要高度熱忱與對專業的堅持,在多數人看來這是一個非常戲劇化的歷練。但張校友表示,從畢業後回金門任教職,以專業領域為主科;轉至公部門後仍處在農業與林業專門領域之中,可說是學以致用。

最大的轉換在於調任至民政局與社會局,這兩項行政領域並非是張校友的專業領域,對張校友而言,這是一個挑戰!在農林業工作為何轉換至民政局與社會局?張校友認為,因長期在農林業工作之故,與基層民眾的關係已熟稔且關係良好,基於金門縣政府有協助業務上的需要,故轉調至民政局與社會局,歷經許多不同的屬性業務而有這般戲劇化的轉變,讓張校友成就今日的成果。

在現在社會看來,有關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需要高度的溝通與協調,更尤其是在公務單位將政策執行,是需要一個高度EQ與情緒控制的人,將執行力落實在基層民眾之間,這樣才能將業務輕易的完成,在張校友身上不難發現有這般的特質。

克服萬難,要把事情做好
張校友的職涯是從教職、農林業技術、民政與社會局到現今的省政府如此巨大的轉換跑道,是否有適應上的難處?雖當初心理上需做一些的調適,但不斷的鞭策自己與自我要求學習和進修,譬如:民政與社會等相關法規的通盤了解並自我磨練,在不斷的自我進修與要求之下,自然而然,就能勝任一切。在這樣轉變之下,為了達成任務,自己必須想辦法去克服萬難,抱持著「要把事情做好」的心態,慢慢調適。如果有不懂法規之處,就去翻閱法規、鑽研法規,如此一來自然調適,而能慢慢適應新任務,就能勝任職務。更尤其在現今社會裡,能適應環境的多樣化,如何掌握自己的未來並將事情做好,張校友對事情的態度,是可以成為我們一個很好的借鏡。

 

勇於承擔、給予明確方向
在經歷不同業務與部門之間,從基層、中階到高層,直到接任主管年資約37年左右,在帶領部屬的過程中,有一些心得與想法,那就是張校友認為,事情應該由主管承擔的部份,身為主管就應該勇於承擔;不但與部屬之間的相處是和諧的,且以誠懇的態度對待部屬。
張校友表示:在有計畫執行時,我會先了解整個計畫的內容,再給予部屬一個明確的方向與原則,不但部屬能很清楚的明確依計畫執行,也能夠如期將計畫完成。在部屬眼中,他是一位為人誠懇、行事風格穩重、忠厚老實、有點嚴肅又不會太嚴肅的主管。

 

「服務」心態
在公部門就是做服務大眾的事,身在公門好修行,張校友表示,對於在服務民眾有很深的體認,那就是對於農林業單位,所服務的對象是農民居多,所以期許部屬對於農民的服務,不僅在技術上問題做建議,更要致力於「溝通」,才能真正解決到農民所遇到的問題。對於行政單位所服務的對象,則是一般社會大眾,相較於農林業單位的不同是,應抱持一種「服務」的心態,即滿足民眾對行政的一些需求,並完成所交託的事物。所以,無論對象是農民或一般民眾,都期許部屬能用「服務」的心態來面對,滿足社會大眾的需求。

多方學習
在職涯經歷非常資深多年的張校友,他從過去在基層,了解熟悉基層的需求,到一路走來擔任主管,在帶領部屬方面,以誠懇的態度來對待部屬,在處事方面能明確的領導方向,皆說明了張校友的親和力和傑出的成就。張校友也鼓勵在校的學弟、妹,除了不僅在校要用功讀書,在專業科目與教育學程外,更應在為人處事方面多加學習,來適應外面多變的社會,並把握利用在學期間,將自己想學的事物學好,現在網路科技發達,也可藉由科技資訊,多方的學習與成長,讓自己的未來走得更寬更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