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文英 小燈籠裡的燭光
- 101年校友專訪
有人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所謂師者乃傳道、授業、解惑者也。」在人的一生中,若是能在生命的盡頭找到一股希望,走出人生的瓶頸開創人生,往往在讀書的時候,有時因為老師的一句話,一種關心,卻能發揮一種向前邁進的力量。
當學生在學校讀書所學如此,從學校畢業進入社會後,更是要有堅強的毅力與決心,來面對每天不同的挑戰。所有的行業中,是以保險業是需要更高的抗壓來面對每天客戶的拒絕,並以耐心來為客戶說明保險的意義與功能,解決客戶的疑惑,需要的是對社會的愛心來做高尚的行業,而在保險業當中的佼佼者壽險公會理事長,正是此次前來訪問的校友─林文英學長,曾教過書的他,在33歲時,因為妹婿的引進讓他進入保險界,卻沒想到在一路的用心努力經營下,不到5年的時間,成了南山人壽年收最高的業務員,在一步步的努力與毅力,而今成為南山人壽的總經理與壽險公會的理事長。
如此顯赫的身分與地位,卻有著慈悲為懷的愛心與樂觀開朗的胸襟,帶領著幾十萬的業務人員,來從事保險這樣無形的商品,讓客戶感動想買,用「以備不時之需」這樣的觀念帶進每個家庭,為社會點一盞希望的光。雖然學長本身不是念金融保險,但常用「小燈籠裡的燭光」來不斷勉勵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就像是一個永不放棄照亮前方,以下是所訪問的內容:
因為早期學校是屏東農專,出社會後覺得學校所學的很少,有種「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所以出社會後更付出心力,再投入保險業之前,曾經當過10年的老師,1966年才25歲的他,到高中教書隔年後,轉到花蓮美崙國中教了三年,後來又到花蓮農校教了7年,在任教期間,每學期上課的第一天,都會要求學生畫出家裡到學校的地圖,照著地圖去做家庭拜訪,因此,在教學期間與學生的互動了解,很快速的建立了情感,他並用愛的教育來教育學生,所以凡是每位教過的學生,幾乎留下印象,也叫得出名字,而今回想起來當時做老師的心情,其實就是以熱誠的態度做事。
因為用心投入教職,所以當老師時,許多別人眼中的問題學生,我總是深信人性本善,只要付出耐心與毅力,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往往學生與我互動都很好。我記得有位女學生常常遲到,有時已經舉行升旗典禮了,她還沒到學校。於是,我到她家拜訪,知道她是老大,父母都在工作還有一堆的弟弟、妹妹,為了分擔家計,所以每天早上先到高爾夫球場當桿弟揹球袋來賺錢,等客人打完9洞後,才到學校上課,我看的出來她也很想好好讀書,若不是因為家裡的關係。所以,過了一學期,我指定她當班長,結果她當得很好,而且更加用功讀書,後來畢業後,家裡沒有辦法供應她讀書,她就到花蓮商校夜間部半工半讀,白天我則請在銀行上班的父親介紹她上班,在前幾年這位學生寄了賀卡給我,知道她栽培了弟弟、妹妹上大學,而她現在擔任《慈濟雜誌》從事公益活動,過得很快樂,她還寫到當年如果沒有老師的鼓勵,她現在不曉得會怎樣。
老師認真的用心教學,會看見學生的轉變越來越好,有著「善」的付出 就會形成良善的循環,不論是當老師、當業務員,在各行各業不只是專業,還要認真投入工作,有了成效就會喜歡工作,樂在工作也就成效更好,有了信念,就能夠培養一種修為。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過去當老師的經驗,常教導學生鼓勵學生,所以當遇到挫折與瓶頸,常能感同身受讓學生很快走出陰霾,用在保險工作上,也了解到業務員的困難,也運用在與他們之間的互動,能有今日的成就,是因為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十分投入與學習,更因此累積了許多寶貴的經驗,所以當機會來時,能牢牢地持抓住,什麼角色都能勝任愉快。
從保險業走出一條路出來,常創造不可能的事,主要是有一股堅強的毅力,每個人都有夢想,要實現人生目標設定就要做到。常抱持著慈悲心,夫妻要相愛,老師要用愛的教育,都是慈悲的一種表現,在工作上要有「術、德兼備」有專業也要有品德,各自在本份中堅持與用心,在林學長的身上看見到生命永遠像燭光照亮前方的路,也從林學長在保險業的成就證明,凡事只要堅持與努力,沒有做不到的。
與台灣金融訪問團訪問倫敦
與同學合照(左開始林壽山、吳鵬飛、馬延齡、黃賢統、熊振中)
與中國保險會吳定富主席及廈門市長
與同事暢遊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