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MG_3837 _MG_3837](https://lab03.npust.edu.tw/wp-content/uploads/elementor/thumbs/MG_3837-scaled-r1agmx901h4yvaabcgle1ixwttm7e0vamuwvqcw3y8.jpg)
林祐任 從學術到企業的躍進
- 113年校友專訪
創業,是一場未知的冒險。每個人都帶著不同的初衷與期待踏上這條路,有人為了實現夢想,有人為了改變世界,而凌誠科技的故事,卻是一群夥伴因緣際會,一起追逐「團隊的延續」。這份報告記錄了凌誠科技從學生實驗室起步,經歷產學合作的磨練,走過創業初期的挑戰,最終找到聚焦於智慧農業定位的成長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面臨過困難,經歷過低潮,但始終懷抱著團隊的初心,一步一步探索未來的可能性。這不僅是一個企業的故事,更是關於夥伴、信念與勇氣的啟發。透過這份報告,可以充分感受到創業路上的每一份堅持與熱情。
團隊的開始,是志同道合的緣分
凌誠科技的創業起源於屏科大資訊管理系的五位同學。在大一時,因校方資源獲得實驗室的使用權,並在導師的帶領下參與中鋼的產學合作計劃,累積了實務經驗與團隊默契。這段時間內,不僅完成了學術項目,還參與全國專題競賽並獲得多次第一名的榮譽。這些經歷不僅證明了他們的能力,也建立了深厚的夥伴關係。
創業的初衷並非為了追求利益,而是延續學生時期的合作精神,希望透過創業讓這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可以繼續共同成長與挑戰未來的可能性。因此,在2006年正式創辦了凌誠科技,這不僅是一場事業的啟動,更是一份對團隊的承諾與熱情的延續。
不只是夥伴,我們學會當一家人
凌誠科技的創業初期,團隊的氛圍就像一個大家庭。大多數員工都是同儕,彼此間的相處融洽,工作與生活融為一體。辦公室裡經常充滿笑聲,零食與聚餐是日常,夥伴們一起熬夜加班,共同完成項目。然而,隨著公司規模逐漸擴大,人數增加,這種家庭式管理模式開始顯現出問題。
林校友意識到,若要讓公司繼續成長,必須邁向更專業的管理。他們逐步引入制度化的管理方式,包括調整薪資分配模式,由平均分配改為基於職位的薪酬結構;同時建立績效考核機制,提升效率與公平性。他們還開始推行教育訓練,培養員工的專業能力,讓公司逐步邁向現代化管理。這段轉型過程雖然充滿挑戰,但也為公司未來的發展奠定了穩固基礎。
專注才能成就卓越
在創業初期,凌誠科技的業務範圍非常廣泛,從中鋼、台積電到工研院專案,他們承接了許多不同領域的工作。然而,這種業務多元化的策略也帶來了資源分散的問題,使得公司在盈利與專注度上面臨挑戰。
2015年,團隊做出了一個關鍵的決定:全面聚焦於智慧農業,放棄其他業務,集中所有資源在這一領域。這並非一時的突發奇想,而是基於多年來累積的經驗與人脈。自2006年創業以來,凌誠科技已深耕農業資訊化,開發了農業ERP系統,協助數百個農業單位完成數位轉型。
這次的聚焦決策不僅讓公司在智慧農業領域快速站穩腳步,也贏得了多項榮譽,例如資訊月創新金質獎與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2020年更獲得高雄市政府頒發高雄典範企業領航獎,成功成為該領域的領導者。事實證明,專注於核心業務,是公司突破瓶頸、實現長遠發展的關鍵。
跌倒沒關係,爬起來才算贏
2015年,凌誠科技遭遇了創業以來最大的危機,資金虧損超過一半,公司面臨谷底。但林校友認為,挫折是成長的契機,只要能接受最壞的情況,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當時,他們重新審視公司的方向,堅持放棄不必要的業務,將資源集中於最有潛力的農業項目。
在這段低潮期,林校友也借助前輩的建議,學習如何應對危機。他強調,面對問題時,重要的是冷靜思考與尋找方法,而不是被情緒控制。他也提醒團隊,最壞的情況並不可怕,只要將其視為經驗與學習的機會,未來仍有無限可能。
最終,凌誠科技成功走出低潮,重拾穩定發展的步伐,員工人數突破百人。這段經歷證明了面對挑戰時的心態與行動,才是決定成功與否的關鍵。
訪談傑出校友: 林祐任
畢業科系:資訊管理系/資訊管理系碩士班 93/96
目前服務單位及職稱:凌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凌聚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採訪者: 食品科學研究所 杜沁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