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越庭 在專業的領域,找自己的優勢
DSC_0009

鄭越庭 在專業的領域,找自己的優勢

現任國立內埔農工校長鄭越庭,投身教育領域多年,是教育急先鋒,尤其熟稔國內的技職體系,他以新概念和新思惟,帶領專業技系的學生,走出一條自己的生路,在職場發光發熱。

鄭越庭十分重視學生的品格教育,他認為,品格教育涵蓋禮貌、態度、習慣、關懷、合作等範疇,此外,還要有創新的能力和專注的態度,並且持之以恆,這是在學時就必須要培養的基本能力,因為學生畢業後投入職場,團隊合作能力在職場上是不可或缺的

在教育領域上,鄭越庭十分重視學生的養成內容,以專業能力為首要。

不論從職業學校畢業後進入大學,或是進修至研究所,最重要的就是要具備足夠的專業能力;其次是語言溝通能力,鄭越庭表示,隨著國際化時代來臨,觸角一定要延伸到國際,’常需要透過文化交流來增廣視野,因此具備語言能力的具備非常重要。再者,要考取證照,愈多證照愈能證明自己的專業能力;最後,鄭越庭強調,不論是職業學校、大學或研究所,最終都要進入職場,因此在學時一定要做好自己的職涯規劃,思考未來在職場的發展或就業考試準備的方向,並且從相關的課程或考試的目標預作設定,做好準備。

鄭越庭在教學理念及治校方針,重視閱讀、多元化學習、跨領域學習、創新發明與專題研究、專業、閱讀等方面的能力培養,企盼強化學生的職場能力及競爭力。他在校要求學生晨間閱讀,透過晨間閱讀養成讀書習慣,做最有效率的知識吸收。其次,希望學生多元學習,除了自己的課業領域,還鼓勵學生跨領域的學習,例如汽修科學生可以跨科進入農機科學習農業機械的維護;農機科學生也可以到汽修科來學習修理機車。

再者,鄭越庭向學生提出神腦發明競賽的活動,激勵學生去創新思考,踴躍參加比賽,讓他們從小型的研究去創造更多的機會與更高的成就。

此外,加強學生專注學習的能力;最後,鄭越庭希望能夠培養學生專題研究的能力,他以該校2012年參加國際青少年發明競賽為例,學生最後獲得銀牌獎,此正是培養專題研究能力。

近來鄭越庭傾力推動證照檢定考試,希望加強學生未來在職場上的競爭力,除了丙級證照的考取,更希望學生更上一層樓,考取乙級證照,如此一來,專業度自然高人一等。

鄭越庭推動專題研究與神腦發明競賽等活動將近4年,以該校去年在全國高職專題製作比賽中獲得優等的成績為例,他察覺,學生的興趣與潛能正在被激發,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該校也會為學生申請專利,更進一步的計劃為學生開設專利證書的發表會。

從技職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角度來看,鄭越庭認為,技職學校未來發展的趨勢需要學校與產業做結合。他以自身赴韓國的機械學校考察為例指出,韓國的學校是以產業界與學校的產學合作課程而設計,實習課程由產業界指導,理論課程由學校來授課,藉由產學合作,培養學生的職場經驗,也就是工作能力。反觀台灣的技職體系,學校的教學與產業所需要的人才有差異,無法直接結合,業界認為要花時間為員工做教育訓練,不如挖腳效益高,因此造成學界與業界認知上的落差。鄭越庭認為,日本、韓國、大陸都朝著這個模式在做,台灣的產學合作還要多加強。

鄭越庭進一步表示,台灣的企業界不願意配合產學合作,是因為政府未能給予更多資源的補助,因此認為沒有必要為社會培養技術人才。他建議,政府可以補助資金給產業界推動,這樣產學合作的績效會比產學攜手班的設立還要好,學生畢業進入職場可以立刻為企業界所用。

此外,鄭越庭認為,學校的實習課程還要再加強,過去教育部取消部分學生的實習課程,造成現在學生基礎的技術能力不足,比起日本技職體系培養出來的學生,進入職場可以立即上線。「相較之下,台灣還需做職前訓練,這是目前教育一個很大的缺失。」

鄭越庭認為,產學合作與實習課程的改進,對於目前技職院校的落實相當重要,若強化這兩部分,將來技職院校培養出來的人才,進入職場就可以馬上被任用。

鄭越庭舉例說明產學合作與產學攜手計劃的差異,產學合作如內埔農工與農友企業的合作,未來該校與農友企業合作的科系,實習的課程就可以透過農友企業做規劃,甚至可以辦理公聽會,以培養未來進入職場的能力,即實習方面由產業界做規劃;而產學攜手專班是指高職生在學階段,有一部份時間投入在職場。但未來畢業進入技職院校時,仍會有部分無法銜接,甚至有重疊的部分,因此需要職場來做課程的規劃設計,但是目前國內在這一區塊沒有做到統合。

鄭越庭表示,產學攜手專班類似過去的建教班模式,但未能有所發展的原因,主要是企業界認為,需要有政府的主動補助與支持,才願意協助培育人才,而非企業採取主動。

鄭越庭認為,教育制度應有所改進,例如配合政策進行產學攜手或產學課程的工作,讓學校能夠有施力點,若是學校單方面請廠商配合,成效則不大,廠商方面會希望政府能夠給予優待或補助,否則要另外派出人力到校指導學生,該企業的生產工作卻停擺,對於他們而言沒有助益,因此不願意主動投資培養人才。

因此,鄭越庭認為,產學合作與產學攜手都要從根本的制度去做調整,才能製造雙贏的局面

當初建教班的實施造成了很多不愉快的事件,例如學生送到工廠學習,但與原本學習的專業性質完全不同,或作為廉價勞工,領取微薄薪資,卻無所收穫,造成家長和學生的反彈。

鄭越庭舉例,他到韓國考察時,韓國機械學校與現代汽車做產學合作,產學合作的學生與他們同住五星級飯店、一起享用歐式自助餐,而台灣學生卻沒有這樣的機會。

此外,從小建立學生的良好工作與學習態度,以及用心投入做事非常重要,但這牽涉到學生的家庭教育。不過,鄭越庭認為,學生受到家庭教育的影響面大,學校影響有限,加上近年來家長較易干涉學校教育,有些學生不能勸導及責罵,單從學校教育面下手確實較不容易。

鄭越庭認為,一位負責任的老師,可以將學生的學習態度包括待人處事、團隊合作帶得很好,但這都需要家長的配合與協助,給予學校更大的空間來指導學生。

至於未來職場易獲企業青睞的人才,鄭越庭認為,最重要應具備良好的禮貌,其次是正確的態度,第三是擅於處理人際關係、懂得溝通,第四是能夠與人合作、和人相處。鄭越庭認為,現在常聽人提到EQ比IQ重要,就是以上四種特質的基本要件。

針對學弟妹,鄭越庭建議大家,把握時間用功讀書、充實自己,因為這幾年教師甄選的機會將會愈來愈少,時常擔任全國教師甄選等委員,看到參加甄選的老師,表現優秀且具有專業能力。

鄭越庭認為,屏科大的學生素質也很優秀,具備了基本的能力、知識、背景、基礎能力後,緊接著要去投資自己,培養各方面的能力,包括知識力、溝通力、語言力、自我行銷力、企劃力、執行力、解決問題能力等。

此外,要找到自己的優勢能力,因為每個人站的位子不盡相同,但是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上,一定要找到自己能夠贏別人的優勢,再從這些優勢出發,在未來的職場上一定會有所成就

◎    學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暑期班畢業;93年畢業於屏科大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    現職:國立內埔農工校長;100-103年屏東縣教育會理事長;屏東縣政府教育審議委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全國校友會理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全國校友屏東分會常務會理事;教育部校園霸凌防治宣導講師。
◎    特殊事蹟或貢獻:99年屏科大傑出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