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福祥 一個人的態度影響一個人將來的高度
03

黃福祥 一個人的態度影響一個人將來的高度

抱持與大自然共處的心態,才能輕鬆自在
在大太陽底下工作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但黃福祥校友卻怡然自得、引以為樂。他說,卸下農會總幹事後,進入另一新的職場,得從基層做起,心態的轉變就顯得非常的重要,在農場工作面對炙熱的太陽,他常告訴自己一定要把心靜下來,抱持著學習如何與大自然共處、與大自然為伍的心態,只要把心境調整好,就能愉快自在輕鬆的工作。
又說,工作職場上面對的是你爭我奪的殘酷現實,更要學習如何與人共處、與工作環境共處。當我們有能力才華,站在工作舞臺上就盡情的去發揮去扮演自己的角色;有朝一日當我們下舞台時,就好好扮演一位聆賞者的角色,好好欣賞別人的演出,儘可能給別人掌聲而非噓聲,表演者與聆賞者都是我們的職責,所以上台下台我們都要泰然處之,這是不同的心境的轉變。因此,學生的職責就在於:將功課做好,生活作息正常,這也是對父母負責的方式之一,也正是學習階段應當做好的事。千萬不要將時間浪費在網路世界,或造成身體上損傷,這是最不值得的事!

保持聯繫與良好關係,為自己建立潛在的豐富人脈
自從農專畢業之後,黃校友留在系上當研究助理,他認為,當研究助理或參與研究工作都是對未來無論從事農業或進修都有幫助,是個很好的學習地方。在學校時,平常與老師的關係不錯,且時常與老師保持聯繫,因此,在當兵期間,就有學長姐提供工作機會,加上老師薦舉,於退伍後就有工作。這是比他人較為優勢之處—不用找工作,工作自動找上門。
黃校友認為,對於自己所讀過的學校無論認同與否,只要是從屏科大畢業,就是屏科大校友,這是切割不了的關係。所以黃校友想強調,無論在學期間或畢業之後,都要跟老師保持良好的聯繫,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工作機會隨時在你身邊。他表示,許多工作機會都會先詢問老師是否有推薦的人選,這是一方面信任老師,從老師口袋名單中挑選可用之才,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找人的風險與節省時間。尤其,許多學長姐在找人才時,因為有著係出同校(同門)的關係,都會先想到學弟妹們,此時,若學弟妹們與學長姐或老師的關係良好,一定是優先人選。
人脈關係有很多種,黃校友表示,自屏科大畢業到台東工作,對他而言,職場上主要關係有三種:畢業校友(學長姐、學弟妹)、師長與同學等三種關係。他認為,無論與學長姐學弟妹、老師或同學之間若建立良好的關係,在日後的工作職場上彼此之間會相互提攜與照顧。因為,同一個學校畢業,會有著同樣的歸屬感與認同感,不僅在職場上會受到照顧關心,在生活上也同樣受到關心,這是良好關係的附加價值。

老師是無盡的寶藏,就盡量挖掘吧!
在學期間,懵懂或茫然,老師就扮演一個引導與啓發的領航者。黃校友表示,在求學階段,與老師接觸當中,無形之中隨時隨地都在學習。不要以為所學的將來用不著,就像他跟隨老師做事、學習,無形之中都成為現今工作的助力,這是他一直深信的道理。換句話說,求學期間跟隨身懷無盡寶藏的老師學習,就要盡量挖掘,以免向隅。因為,所學的不知何時能用得上,不要等到要用時卻後悔當初沒有認真向老師學習。
許多學生大多沉溺於網路世界,黃校友認為,網路世界大多不切實際、浪費時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如何在職場上擴展視野?應該將時間花費在跟著老師好好學習,儲備並厚實一些基本技能,例如語言能力、專業能力等等職能,以備將來進入職場之需,不論今日所讀的系所,是否符合自己性向興趣,萬法是不離其宗,這些技能對將來的職場一定有所幫助。

一個人的態度影響一個人將來的高度
對學生而言,學習風氣環境是個學習過程的重要環節之一,黃校友表示,一般學生大致上分為三大群,一是成績表現好的升學群,二是成績不佳的坦然接受命運群,三是成績中等卻茫茫然的一群。他認為,後者(第三群)是最大問題的一群,其實學校要擔負起一個引導的責任,學校須知茫然學生的性向與茫然之處,再進行引導進入職場的準備。因為,他曾經也經歷過那一段茫然的歲月,深知有時會因茫然而錯失學習機會。
他說,大學四年之中猶如一張空白的記憶卡,要儘量將空白記憶卡填滿。心中想要學什麼就儘量去學,好好將四年光陰填滿色彩,要增加知識、多閱讀,豐富自我能量。很多事情若在學期間好好學習,將來步入社會職場時,就能輕鬆面對、遊刃有餘。又說,一個人的態度影響一個人將來的高度,入學時猶如一張白紙,大學四年當中,要盡到學生本質,努力學習、充實知識,盡情塗鴉,努力讓大學四年成為一幅很好的畫作。

學校與教師負有引導的重責大任
黃校友在大學兼任實務課程,他授課原則比較注重實務操作過程,給予現場實務基本知識與技能,同時也認為教學要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學生才能真正學習。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亦師亦友,老師是指導者,學生是接受者,彼此之間是一個相互尊重的關係,因此,學校老師教學要負起啓動學生學習動機的責任,即如何引起學生學習動機是老師教學當中最重要的一環。黃校友從不同年齡層授課中,最能分辨出學習動機的強弱;是學生吸收與獲得的重要關鍵之一,即學習態度大不同,他深刻的感受到這個事實。他發現,如樂齡大學學生,都是退休人員年齡層較大,學習態度很積極,專注、勤做筆記,且相當尊重老師,這些學生吸收與獲得就會很多,這與大學裡的一般生最大的不同之處。
學校方面,也應該有所改善,黃校友認為,學校能給予學生的,不單單只有知識技能,應該還要有一個完善的(職業)道德或觀念,培養學生成為觀念態度良好之人,以利提升職場競爭價值。

學習金三角
大學四年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如何讓學生在這四年之中滿載起程,這是個重要課題。黃校友認為,求學學習階段有三個重要的關鍵點,一是學生本身,二是教師,第三個關鍵則是學校,這三個關鍵點是一個人學習過程重要的金三角。就學生而言,學生應盡自己學生本份,向老師學習,努力學習,老師有什麼寶就儘量挖,學校有資源就儘量利用,不要白白浪費四年,讓大學期間不要留白,了解自己想要什麼、學什麼,了解自己性向所在,再規劃藍圖,朝著目標前進。就教師而言,教學不能太過於死板或照本宣科,如此不能引起學生共鳴與學習動機、興趣,教學應該引起學習動機才能達到教學成效,這是老師應思考的問題點。以學校方面來看,課程上的安排應與生活、實務相互結合、相互呼應,以提升學習成效、扎實堅強的基本能力,利於學生在職場上的立足之地。
無論學生本身、教師或學校端,除了固守本位的本份之外,也應與另兩者相互支援、合作,如此才能穩固學習的金三角。


樂齡大學學生校外教學


參與勞委會多元就業輔導(輔導委員)


榮獲全國十大傑出農業專家


屏科大熱農所畢業合影


與指導教授合影